IMG_4399.JPG

 

標題有些聳動了,不好意思,打這篇文章的用意,並不是故意要嚇唬你們,要大家別傻了,別去打工度假。

而是想要提醒一下,

在我們懷抱著在國外生活美好憧憬的背後,是有可能會發生超乎你想像的痛苦經歷的。

那些成功歸國、願意出來公開分享的知名背包客,大多都是有著美好的遭遇,在國外過得精彩又充實,即使過程中有些不愉快的經歷,也被遺忘或忽略了。

 

而身邊有去打工度假的朋友,也多半只在臉書打卡、分享美景與遊記,大多數人都是報喜不報憂。

 

事實上我還是有遇見一些人打工度假一個月,就失望歸國、也有刻意隱藏痛苦、不讓家人朋友擔心的人。

 

不得不說,我其實對於一些旅遊部落客有些不以為然,並不是對於他們的文筆或遊記有任何意見,只是當有些迷惘的人在下方留言,詢問是否該出發、或者是希望能給予一些中肯的意見時,有些部落客總是會說「夢想比一切都重要」、「鼓起勇氣不顧一切吧!」、「背起行囊你就能得到一場華麗的冒險!」

 

好像你身上有著家庭的包袱、有著經濟的負擔,這些都只是你的藉口,夢想凌駕於一切。

夢想當然重要,但請不要將一切塑造成出國一趟,你就是夢想實踐者,或者是你不出發就是你不夠勇敢。

 

有些時候,「選擇留下來的人,他們往往比選擇出發的人更勇敢。」

 

身為一個去過澳洲打工度假、又即將出發前往英國打工度假的旅行成癮者,我還是很推薦大家去打工度假。但想將我在澳洲遇到的痛苦經驗,分享出來,這些當初難過的事情,都是我出發前沒有想過的,得到總是伴隨著某些失去,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仔細考慮過後,再決定是否出發!

 

一、錯過與家人朋友相處的重要時刻

這點是我出發前最被我輕忽的,卻成為我現在每每想起,很遺憾的事情。

在出發前我很焦慮,會一直跟朋友說,拜託大家要繼續跟我當朋友、拜託你們不要忘了我~

雖然朋友並沒有因為我離開一年,而斷了彼此的友誼,但有些事的確是不能重來的。

 

比如說好友Ellin的婚禮,我趕不回來參加;很親的堂弟結婚時我不在場;我也錯過了家族裡下一代第一個小孩的誕生。

閨蜜遇到低潮難過的時候,你不能陪在一旁安慰;家人爭吵時,你也不能在中間當和事佬。

只能透過視訊假裝自己在現場的感覺其實不太好受,看著歡樂的合照裡沒有你,感覺也有些落寞。

 

我的朋友正在澳洲的時候,爺爺過世了,她來不及見爺爺最後一面,只能匆忙趕回家參加葬禮。

 

這些錯過的時光都無法再重來,有些情誼等你回來台灣後還可以彌補,但回不來的時光,都讓人遺憾。

 

IMG_2140.PNG

(大堂弟的第一個女兒出生了,透過視訊與家人分享喜悅,那年的除夕也在工作中度過,心裡真的恨不得立刻飛回去看小姪女,和家人團聚。)

IMG_5327.JPG

(回台灣時,小姪女已經六個月了,沒參與到她1~5個月的可愛模樣,好可惜。)

 

二、忍受超乎你想像的寂寞

我在澳洲時常常因為認識一堆新朋友而感到幸運,卻也常常感到無比寂寞。

新朋友再好再特別,你們終究少了共度的成長時光與情感的牽絆,不能像台灣老友那樣大聊往事回憶與過往糗事,也少了很多共同朋友與話題。

 

離開家鄉,我遠離了過去的自己與社會固有的標籤,卻也讓我常感到自己是孤身一人。

 

一個人旅行的時候,總覺得自己身上有著薄薄一層的玻璃罩,世界的聲音像從收音機傳來,聽得清晰卻與我無關。

我對於這個城市感到很疏離,大家都看不見我,我不歸屬於這裡。

即使到現在,我總想起一個人飛到雪梨的那一夜,照著google map走了40分鐘,一轉彎,環型碼頭與歌劇院撞見眼裡的震撼,我第一次懂得城市的巨美。當時是日光節約時間,雪梨快台北三小時,我立刻打電話吵醒正在睡午覺的媽媽與弟弟,急於用視訊分享眼前這片美景。儘管聲音很近,台灣畢竟太遠,網路不停斷線,媽媽說看不到就匆忙掛上,急著去煮飯。

 

看著歸於平淡的手機螢幕,我坐在環型碼頭旁低低的哭了,為了我也不知道的原因。

 

回台灣之後我才懂,那是我在澳洲那十個月,第一次流的,想家的淚。

眼前是我看過最美的風景,卻無法跟我愛的人們分享,一切都顯得沒有太大意義,真的好寂寞。

IMG_4232.JPG

(一個人飛到雪梨的第一晚,又累又餓,走了40分鐘第一眼看到雪梨歌劇院跟環型碼頭的震撼,讓我立刻打電話回家,急於和家人分享這片美景。)

IMG_4234.JPG

(待在雪梨的那三天,我每天都會走來這兒看夜景,然後看著人們牽著彼此的手有說有笑,真的感到很寂寞。)

IMG_1734.JPG

(在澳洲我寄出了20幾張明信片,全是我自己做的,裝載著我對家人朋友的思念。)

 

三、看見人性真實醜陋面

這點是我在澳洲時,最讓我痛苦不堪的回憶。在國外,大家都為了生存非常努力,也常常為了一點錢或利益而斤斤計較,欺壓他人。有時候在台灣一點都不重要的小事,但在國外,大家都變得格外現實,尤其是當你遇到臺灣人欺壓臺灣人的情形時,更會讓你無比心寒。

 

比方說,剛到澳洲時,你可能亟需一份工作養活自己,但仲介往往安排你到環境非常差的地方工作,卻仍收取高昂佣金;你可能需要一個住處暫居,卻被房東限水限電、騙租金,各式各樣的黑心事件都有可能發生。

 

我以前常常被朋友笑稱「觀音」,因為我不太生氣,也懶得計較,吃一點虧我都覺得沒關係,能伸出援手的地方我也都盡量幫忙,也因此常常當濫好人搞得自己焦頭爛額。但我總以為,「善良」是我至少仍夠緊握在手中、也能夠驕傲的特質了。

 

我曾在蛋廠工作將近半年,當時的員工除了幾位澳洲人外,全都是台灣人,我長得瘦小,力氣也不大,剛到第一天還不上手,澳洲Supervisor對我好聲好氣,告訴我一個禮拜才能上手,別擔心!

 

但那一整個禮拜我都被部份台灣員工罵得狗血淋頭、冷嘲熱諷,說我動作不夠快,造成他們困擾。回到當時暫住的車屋後,我看著腿上的各種傷口與瘀青,忍不住落淚,覺得自己好沒用,也覺得同事好無情。一個月後,我漸漸上手了,看著其他人對新來的員工痛罵,我也趨於冷漠,甚至也覺得新員工好麻煩,我懶得教,拖慢大家的效率。

蛋廠的工作吃重,但薪水不錯;大家常為了經理多排給誰班、少給誰班生氣、吵架,也常為了一點小利益而爭鋒相對。

然後有一天,有一個同事哭了。

因為她總是受到大家排擠與冷嘲熱諷,而我也成為那冷血的一員。

 

看著她的眼淚,我忽然驚覺我變了,開始問自己:「我在幹麻?」

 

我才發現來澳洲五個多月,我開始對於很多小事斤斤計較,她從來不是故意造成別人的麻煩,我卻是那加害者之一。

 

當時的我好低潮好難過,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很可怕,也很不信任別人,對任何人都想保持距離,不願意出手相助,於是我決定辭職離開,展開我一個人的旅行。

IMG_7338.PNG

(直到現在,臉書的動態回顧還是提醒著我那時候的心情,討厭曾經那樣心機又自私的自己。)

IMG_5054.JPG

(蛋廠的工作早上6:30開工,我們5:30就必須起床,6:15到工廠,冬天時早晨的溫度常常只有4、5度,走往籠罩在霧氣下的工廠路上,心情不免有些抑鬱。)

IMG_5058.JPG

(第一個禮拜就撞成這樣,因為笨手笨腳,造成同事們的麻煩,菜鳥的我當時是同事們眼中的拖油瓶~在那工作近半年,有一段時間我每天都很難過,每天都想回台灣,卻不敢跟家人朋友訴苦,怕他們擔心。)

IMG_2261.JPG

(一個月後成為老鳥,工作速度快上許多,我也默默長出了強大的二頭肌~)

 

四、遇到可怕的遭遇,自尊被狠狠踩在腳下

有時候,在國外為了要生存,你可能會沒有自尊,也可能遇到可怕的遭遇,卻求助無門。

我在墨爾本流浪時,認識了一個來自台灣的30歲女生,她是辭掉銀行的工作跑到澳洲來的,為了追夢。然後,一直找不到工作,又碰上黑心仲介,收取了高額的佣金,卻讓她到偏僻的黑工農場工作,住的地方租金高的不合理,環境也差,更不用說工作條件了,一天在烈日下工作整整八小時以上,只能休息三次,各10分鐘,包含吃飯喝水上廁所,做得慢又換來各式各樣的謾罵。

 

當時她為了留下來,低聲下氣,忍受著這一切不合理的條件。她跟我說這段故事時眼眶泛淚,說她來一個多月了,決定要回台灣了,當初不顧家人反對為了圓夢,現在回台灣不知道工作怎麼辦,都當到主管了,結果跑來這裡當台勞。

 

另一個我的朋友,被網路上認識的台灣男生介紹到距離雪梨8小時車程的偏僻的小鎮工作,火車並非每天都有班次。只有她和介紹她去的男生是台灣人,她卻被唯一可以依靠的台灣男生性騷擾,洗澡時還被他偷窺,落腳的飯店經理卻冷眼旁觀。她求助無門,倉皇逃離後,也不敢聲張。不難想像事情發生時,她有多麼害怕;而身在市區的我,只能每天定位著她的手機,時刻與她連線,希望她能趕快搭到火車平安回到市區。

(這裡忍不住想飆髒話,如果發生在台灣,我肯定把他揪出來,告、死、他!!!)

IMG_4671.JPG

 

五、必須捨棄在台灣再平凡不過的娛樂

巷口的美而美、喝了會通腸的奶茶、隨處可見的711、夜市美味的銅板小吃、和愛人朋友假日到處探訪美食餐廳、看場電影、每天來杯平價cama咖啡,不好意思,在國外你就別肖想了!

 

喔當然如果你有錢,非常樂意當闊少,你可以每天撒錢去吃美食餐廳、看電影、泡pub,沒人攔你!但如果你剛好住在偏僻小鎮,你有錢也沒地方花啊~~

 

我當時住在Millmerran半年多,離市區Brisbane車程4小時的偏僻小鎮,鎮上只有2間超市,1間肉舖,2間勉強稱得上餐廳的美式食物店,就這樣。

我非常討厭吃咖哩,但鎮上每個月都有一天,會有印度人開著咖哩餐車來賣咖哩飯,我每天都心心念念著那一天,可以不用煮飯,又可以吃到非漢堡類的食物。

 

我剛到澳洲的時候,雙腳萬能,我每天平均走一個小時到市區買食材,再走一個小時回背包客棧。即使是旅行,一整天都在走路是常有的事。

當然我樂愛走路散步,只是蠻大一部分是為了省錢,國外的交通費真的貴到很驚人,若你每天都要搭公車或地鐵,即使是幾站的距離,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
IMG_0703.JPG

(剛到Brisbane時,住在便宜的Backpacker近一個月,如果要買生活用品,或走1小時才能到圖書館。搭公車很貴,捨不得花錢)

IMG_1393.JPG

(到蛋廠工作後,住在Millermerran,這個離市區4個小時車程的偏僻小鎮,鎮上就是這種安寧而荒涼的景象,不會有什麼現代的娛樂。)

IMG_1446.JPG

(人煙稀少,即使你大辣辣走在大馬路正中央,一時半刻都不會有車經過。

IMG_1767.JPG

(我一直都有手寫日記的習慣,但sharehouse沒有什麼家具,連桌子都沒有,讓我很鬱卒,於是我從蛋廠要來兩個紙箱,決定自己DIY)

IMG_1769.JPG

(紙箱+別人不要的棉被,克難的生出了一張書桌,離開台灣前,從來不覺得有個堅固的書桌是件幸福的事啊~)

 

六、一直都在練習接受「轉身就是道別」

到國外打工度假,展開你的新生活,你會遇見各式各樣、來自各地的朋友,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與洗禮,是這趟旅程中最棒的禮物。

 

然而,「旅人轉身,就是一輩子。」

 

我常常因為認識新朋友而開心,也為了朋友要分離而難免感傷。

 

在假日市集上我們都同樣受到街頭藝人的歌聲吸引而相視而笑、進而成為朋友的南美洲女孩、布里斯本圖書館裡搭訕我、之後莫名跟我告白的韓國弟弟、在飯店工作總是先偷偷幫我倒垃圾、加快我打掃步驟的Supervisor Andy、墨爾本很照顧我的韓國兄弟、煮得一手好料理的韓國室友Sophie、雪梨打工換宿的德國情侶、蛋廠一起工作的澳洲老奶奶Ann、Alison、Luvy、美女Emma、阿德雷德停車搭訕我,主動說要載我去機場的好心人Steven,還有許多讓我難以忘懷的朋友。

 

離開澳洲四年多了,這些人我至今都還沒有機會見上一面。雖然有些朋友沒有斷了聯繫,但時差與距離,我們也成為彼此生活中逐漸淡忘的朋友了。

 

猶記在雪梨咖啡店打工換宿,我要離開的那天,德國女孩跟我說:

「出來旅行後,我們總是不斷在道別,儘管這件事情每天都在發生,但還是會感傷一下。我們這一輩子很可能都不會再見面了,但至少我們在同一個時空下能相遇,能留在彼此的回憶中,這樣就夠了。」

 

她的這段話,讓我想起張愛玲的〈愛〉:「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,於千萬年之中,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,沒有早一步,也沒有晚一步,剛巧趕上了,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,惟有輕輕地問一聲:『噢,你也在這裡嗎?』」

IMG_0675.JPG

(澳洲常常有各式各樣的街頭藝人,不管你唱得好不好、厲不厲害,常常都是一把吉他,就在街頭隨意開唱了。這個女生唱得並不特別好聽,所以幾乎沒有人停下來聽她唱歌,但當時她投入的神情、與時不時發自真心快樂的笑容,吸引我駐足,我就坐在柵欄上聽她唱歌,與一個中南美洲女孩相視而笑,發現全市集只有我們兩個,懂得欣賞這名演唱者的好。)

IMG_0689.JPG

(搭訕我的女孩叫Maya,照片來自她的臉書,很可惜當時沒有跟她合照,我們一直約好要去野餐,卻因為我移動到其他小鎮,就跟她失去聯絡了。)

IMG_3482.JPG

(在墨爾本背包客棧遇到的英國室友夏綠蒂,同樣是唸法律的背景讓我們有共同話題,富有正義感又有想法,曾大方煮午餐與我分享。)

IMG_3534.JPG

(在墨爾本背包客棧遇到的英國室友凱瑟琳,在我離開墨爾本的時候請她去中國餐廳吃牛肉麵,她第一次嘗試拿筷子,但顯然不喜歡牛肉麵。)

IMG_3807.JPG

(雪梨的咖啡店打工換宿時的夥伴,日本爸爸有一副好嗓音,也彈得一手好吉他,還記得我們短暫的吉他交流,我弱弱的彈了小虎隊的紅蜻蜓給他聽,他說那其實是日本的歌。)

IMG_4010.JPG

(德國女孩Lora很有自己的想法,一剛開始看起來很難親近,但說出來的話都讓我深思。)

IMG_4026.JPG

(每個禮拜日大家都會在大屋子聚會,然後再跑到庭院曬太陽,咖啡店打工換宿的回憶是如此的美好又難忘。)

IMG_4669.JPG

(待我很好的韓國兄弟Yohan和Peace,還有在AU旅程中,彼此加油打氣的Yula)

IMG_4925.JPG

(在阿德雷德時,看我拖著大大的行李箱走在路上,主動停下車說要載我去機場、還出示名片說他是好人的Steven。)

IMG_1314.JPG

(我最懷念的朋友,韓國室友Sophie。)

 

七、回來後工作上可能沒有你的位置

這點想必是一些人出發前擔心徬徨的點,但並非必然,所以我放在最後。

 

我25歲去澳洲打工度假,26歲回台灣,因為我還算年輕,出國前也是打算轉職,所以並沒有遇上什麼找工作銜接的問題。

 

當然很多人會擔心打工度假這段經歷在履歷上是負面的,我找工作面試的過程中,大部分的面試官都給予這段經驗正面的評價,然後我身邊去澳打的朋友,回來沒多久也都順利找到工作了。

很幸運的是,出國一趟,我更能知道自己未來想要什麼,而我想要的公司,主管也都很喜歡我去打工度假的經驗,肯定「獨立」、「有想法」、「勇氣」這樣的人格特質。

 

但,我也曾經面試過某幾間大型傳統產業,對我去打工度假這段經驗不以為然與充滿各種歧視字眼,

「你去打工度假一年啊?怎麼不去唸書?英文應該都沒什麼進步吧!」

「你在飯店做housekeeping、蛋廠包雞蛋、咖啡店換宿?怎麼父母辛苦栽培你念政大還要去當台勞~」

「你在澳洲那麼頻繁換工作,個性很不安定吼」(不管我怎麼解釋,說澳洲政府規定不能在同一個雇主下工作超過6個月,她就是聽不進去....)

 

如果在出發前,你已經是主管階級,在一間公司有著重要的位置,這點可能就是你必須要慎重考慮的點(就是現在即將屆滿30歲的我的憂慮)。

 

這次決定要去英國時,比我年長的朋友,語重心長的跟我說,他還是支持我的決定,但要我必須有心理準備,回來後工作上很可能沒有適合我的位置。

在台灣,中年換工作已是不容易,更何況我要拋棄原本安定的生活,跑去打工度假,在履歷上通常是負面的。

 

我當然明白,決定再去英國是我深思熟慮、百般掙扎過後的決定,我還是要去,但並不代表我不害怕。(事實上我最擔心的就是第七點了,超怕回台灣吃土)

 

 

都怕後悔了,我幹嘛還要去?

 

 

記得大三時,在陳芳明老師台灣文學史的課堂上,老師眼神發亮,滔滔訴說著他最近正在整理余光中的作品,要再發行好幾本書等,那樣似孩兒般淘氣、充滿熱情的表情與語調,台下的我們都笑了。

 

老師忽然正經起來,說:「別看我六十幾歲了,我還有好多夢想!別懷疑,不管你年紀多大,你都還是要保有許多夢想,對生活保持熱情。『你要記得,你一輩子都不要放棄作夢的能力。』」

 

中文系四年,很多學識我都忘得差不多了,唯獨這句話,我仍深深記在腦海裡。

 

從澳洲回來後,我一直記得那趟旅程的美好,總想著要再去一次打工度假,也深知即使我在現在的工作領域上擁有再多的成就,未來都沒有辦法彌補我沒再去打工度假的遺憾。

有些事年輕時不做,年紀大時擁有再多錢也做不了了。

 

總之打出這篇黑暗面的用意,從來就不是要嚇大家,要大家別傻了,別去打工度假。

而是希望大家能夠仔細想想自己可能失去的東西,衡量去一趟的成本與風險。

 

如果你考慮過後,還是決定要出發,代表你的心態上已經準備好了,就讓我們當一次為自己勇敢的冒險者吧:)

 

IMG_1056.JPG

(Life isn't Wating for the storm to pass,it's  about learning to dance in the rain.逛市集時看到的木板,覺得很激勵人心)

IMG_4537.JPG

(在往Uluru的小巴上,導遊發給我們一盒彩色筆,我們可以自由在車窗上塗鴉。在澳洲流浪的日子裡,我拋棄了所有的標籤,只剩下Taiwan、Michelle、思,乾乾淨淨的,沒有過去。)

IMG_5071.JPG

(要結束澳洲的旅程時,蛋廠同事Anja特地幫我做了一張獎牌,收到時很感動。這趟旅程嚴格說起來並沒有帶給我任何實質收穫,但心靈卻無比富足。)

 

 

 

 

如果你想嘗試打工度假,我推薦你出發的理由:

為什麼要去【打工度假】?10個推薦你去的理由!寫給25歲以下的你

 

 

 
arrow
arrow

    李阿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1) 人氣()